培养目标:
国防教育方向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的培养目标聚焦于为国防事业及相关领域培育专业人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无人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如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熟练掌握无人机的操控技能,能够精准操作各类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具备对无人机进行日常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掌握无人机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能够从无人机获取的图像、视频等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 国防素养与军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强烈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刻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无人机在国防领域的战略价值;让学生熟悉军事理论和军事法规,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和纪律意识;使其掌握无人机在军事侦察、监视、目标定位、通信中继等方面的应用技能,能够在国防任务中有效运用无人机技术。
3. 实践与创新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和项目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独立完成无人机的操作和任务执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探索无人机在国防教育和国防应用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创新发展。
4. 职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国防教育和国防任务中的无人机相关工作。
5. 适应与发展目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在毕业后能够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国防教育、国防科研、军事应用等相关领域持续发展。
主要课程:
国防教育方向中无人机技术的培养方向旨在为国防事业培育掌握无人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增强国防力量与国防科技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无人机军事应用认知:培养学生对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与国防任务中作用的深刻理解,涵盖侦察监视(如获取敌方军事部署、地形地貌等情报)、目标指示(为火力打击提供精确目标信息)、电子对抗(干扰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战场评估(战后评估打击效果)等应用,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与军事思维。
2. 无人机操控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军用无人机的操作技巧,包括起飞、飞行控制、任务执行、降落等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军用无人机(如固定翼、旋翼、垂直起降等)进行操作训练,使其能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安全、有效地操控无人机完成任务。
3. 无人机维护与保障:使学生具备对无人机进行日常维护、故障检测与维修的能力,熟悉无人机各系统(动力系统、飞控系统、通信系统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及时处理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无人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障作战任务的顺利执行。
4. 无人机战术运用:培养学生在军事场景中运用无人机制定战术方案的能力,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合理规划无人机的飞行路线、任务载荷配置和协同作战方式。例如,与地面部队、空中力量进行协同,提高作战效能。
5. 无人机情报分析处理:教会学生对无人机获取的情报数据(图像、视频、信号等)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军事决策提供支持。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敌方目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等。
6. 无人机法规与安全:让学生了解无人机在国防领域应用的相关法规和安全规定,包括国内的军事法规以及国际上关于无人机使用的准则,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无人机的使用符合法律和安全要求。
7. 无人机技术创新与发展:鼓励学生关注无人机技术的前沿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探索无人机在国防领域的新应用和新方法。例如,研究无人机集群技术、人工智能在无人机上的应用等,推动国防科技的进步。
毕业文凭:
学生被正式录取,享受中专教育学制三年,学习期满获得经教育主管部门验印的中专毕业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教育厅组织的中专升大专考试,成绩合格,可进入大专或本科院校学习(司法、公安类院校对口专业)。毕业后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大专毕业证书(可网上查询)可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资格考试。
毕业待遇:
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注册后,凡符合学校招生条件的考生可优先参军并与校方签订《就业安置协议书》毕业后由学校负责推荐工作。